咨詢熱線
0371-60932951
202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即中央一號文件特別指出大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推進智慧農業發展。
自2016年起,“智慧農業”一詞曾多次出現在中央一號文件中,國家部委也出臺了多項對智慧農業的扶持政策。
◆ 2016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頒布《關于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將農村土地產權中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進一步劃分為承包權和經營權,實現三權分置并行,保護經營主體的土地經營權,提高其從事農業活動的積極性,為農業的適度規模化經營打造良好基礎。
◆ 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要大力發展數字農業,實施智慧農業工程和“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鼓勵對農業生產進行數字化改造,加強農業遙感、物聯網應用,提高農業精準化水平。
◆ 2021年,“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加快發展智慧農業,推進農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服務數字化改造。
◆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大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推進智慧農業發展,促進信息技術與農機農藝融合應用。
在我國政策支持和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眾多企業開始以自身業務所長來賦能智慧農業的發展。傳感器作為智慧農業的信息之源,在推動智慧農業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農業傳感器主要包括生命信息傳感器和環境傳感器。
生命信息傳感器是通過檢測植物生長過程中植物信息元素和農藥化肥等元素含量,并對植物生長體征進行數字化處理,進而分析植物生長狀況。
環境傳感器主要是對水分、土壤、空氣等植物所生長的環境進行監控分析,及時了解環境變化,保證植物成長和農作物質量達到較優水平。
對環境中二氧化碳濃度、氧氣濃度、氨氣濃度、光照、溫度、濕度等氣象環境信息的監測,有助于調控改善農作物和動物生長環境,而對氨氣、二氧化碳、氧化亞氮、甲烷等農業污染氣體的監測,則有助于促進農業生態可持續發展。設施農業更需要實時監測溫室大棚內氣象環境信息,來維持適宜農作物生長的環境。
農業常用傳感器
大量的傳感器節點構成監控網絡,可以在智能養殖平臺上設置閾值,當采集到的環境數據超過閾值時,系統可以自動報警,通過已設定的報警方式(平臺報警、手機短信報警等),以此來幫助管理者及時發現問題,并且準確定位到發生問題的個體。
除此之外,智能養殖平臺還可以實現環境調節的智能化,當環境異常報警時,平臺可以聯動控制設備,根據設定的參數值,對紅外燈、風扇、濕簾等進行自動控制,讓養殖管理工作更加精準、高效及輕松。
農業物聯網是一個新興行業,被世界公認為是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的第三次信息革命浪潮。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業生產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其中養殖業生產又占有較大的比例,將現代物聯網技術引入養殖行業,實現養殖環境監控管理自動化,對現代農業養殖意義重大。
農業養殖物聯網是將大量的傳感器節點構成監控網絡,在養殖場內安裝CO2、NH3、H2S、溫濕度等各種傳感器實現在線環境監測。養殖戶可以根據經驗在智能養殖平臺上設置閾值,當采集到的環境數據超過閾值時,系統可以自動報警,通過已設定的報警方式(平臺報警、手機短信報警等),以此來幫助管理者及時發現問題,并且準確定位到發生問題的畜禽個體。
除此之外,智能養殖平臺還可以實現環境調節的智能化,當環境異常報警時,平臺可以聯動控制設備,根據設定的參數值,對紅外燈、風扇、濕簾等進行自動控制,讓養殖管理工作更加精準、高效及輕松。
二氧化碳無毒,但養殖舍內二氧化碳含量過高,氧氣含量會相對不足;氨氣是公認的應激源,硫化氫是畜禽養殖舍內濃度比較高的一種有毒氣體,氨氣和硫化氫主要來自有機物(糞尿、墊草和飼料)的分解。
氨氣等有害氣體對養殖動物的呼吸道黏膜的刺激,極易誘發慢性呼吸道病癥,繼而發生腹水綜合癥等,對養殖動物的危害極大,而且容易對周圍環境產生污染。
因而,必須對養殖場內的CO2、NH3、H2S等氣體進行分析檢測,來控制各種氣體的濃度。
智能畜禽養殖環境測控物聯網系統,應用二氧化碳傳感器、氨氣傳感器、硫化氫傳感器等設備,實時采集養殖舍內的氣體參數值。數值傳輸到管理平臺,控制設備聯動控制通風換氣,可以及時排出污濁空氣,不斷吸收新鮮空氣。同時考慮到對舍內溫濕度的影響,冬天選擇溫度較高時通風換氣,夏天選擇涼爽的夜晚或早晨通風換氣。
開展農業物聯網技術在養殖領域的推廣應用,是實現生產經營過程的智能化控制、科學化管理、信息化服務、全程化追溯的重要手段,對提高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提高產品產量、質量和安全性,提高養殖戶收入水平和廣大消費者健康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